作者 | 武志红
编辑 | 张罐子、五花鹿
武汉某中学,因为三名九年级的学生在教室打牌,老师把他们的家长请到了学校配合教育。
其中一位妈妈和老师谈完话后,在教室走廊,连续了扇儿子几耳光,接着把他推到墙边掐脖子,戳脑袋……
男孩被打后,一个人在走廊处沉默几分钟后,转身爬上阳台,终身一跃,跳楼自杀。
短短四分钟的视频,看得我惊心动魄,正值青春的生命一瞬间就消逝了。
也有人认为都是因为学校和家庭管教太压制,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在此,我想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孤立地去看待一个事件。
其实,在当下社会,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自己的压力。
不同的是,大人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职业、家庭和教育,而孩子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业和成长。
但有些父母自身无法应对外界的压力,便通过层层传递的方式,把它传递给了孩子。
从而导致孩子最终无法承受,甚至选择一些偏激的方式来应对,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自杀。
在我看来,在这种大环境下,大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怎么做,才真的能缓解孩子的压力,缓解和孩子的情绪冲突,去减少这样的悲剧发生。

这位初三的男生,仅是遇到这样的一个冲击,为什么第一反应就想到以自杀的方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即传递羞耻感。
就孩子违反学校规定,父母被叫到学校谈话这件事来说,的确会有父母觉得羞耻,会觉得是自己没教育好孩子,在老师面前没面子。
这是比较正常的反应,但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人格比较成熟的家长,能够接纳这样的羞耻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后,再去衡量这样的事,是否值得对孩子生大气。
但是,人格不成熟的家长,可能会把这种被老师教育的羞耻感,传递到孩子身上。
比如视频中的妈妈,就选择在教室走廊,在大庭广众之下,用又打又骂的方式,把羞耻感传递给了孩子,甚至都没考虑到,要维护一下孩子在同龄人面前的自尊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就不光要承受本来做错事的羞耻,还要承受大人加在自己身上的羞耻。
这样一来,本来人格就尚未成熟的孩子,会更加严重地产生这样一种感觉:
而很多人选择自杀,或者严重自残,经常就是受这种心理来推动的。
因此,如果父母、老师,或者各种各样的权威,长年累月地向孩子表达这样的感觉:
以至往后遇到一个较大的挫败时,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我不配活着”的心态,甚至付诸于行动。
哪怕是处于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有羞耻感的产生,也要尽量先去消化自己的羞耻,再去跟孩子沟通。
前面提到,当父母自己有羞耻感后,要注意不要把这种感觉传递给孩子。
而当孩子独自面对羞耻时,父母又可以怎么做,去缓解他们的焦虑呢?
事实上,在一个孩子尚未成熟的精神世界里,羞耻感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情绪。
比如,在这个事件中,当孩子违反学校规定,被老师教育,或者是被请家长时,都会给他传递一个信息:
当孩子内心产生这样的毒性,开始进行自我攻击、自我否定,感到羞耻时,父母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去毒化”。
首先,当察觉到孩子有这样的情绪时,我们要去接纳这个信息。
然后,再对信息里的毒性进行整理,让它成为一个毒性低的信息,然后再把这个信息还给孩子。
比如在事件中,三个孩子在教室打了牌,被班主任叫了家长,这时候父母该怎么办?
甚至只是在表面上应对一下班主任,然后私下里再和孩子商量商量,就这个行为本身而言,可以有什么改正的空间。
做父母的,如果平时有这么一个基本态度,就已经意味着,你经常在给孩子做去毒化的的工作。
世界上真正的大事,寥寥无几,多数都只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普通事,没必要太过于看重,犯了错改正就好。
如果孩子已经犯了错误,再不强调这件事,不对他严加管教,以后他们继续犯同样的错,甚至犯更大的错误呢?
事实上,这些想法的背后,就透露着父母的一种焦虑——
也因此,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的第一想法不是去帮孩子解决,也看不到孩子的弱小,而是迫切地要把孩子纠正成正确的样子。
可以说,我见过太多的父母,都特别希望收获一个活得正确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不会给家长添任何麻烦,成绩不错,也从来不惹事,不会被老师叫家长。
在家里,以父母的规则正确地活着;到学校,以校园的规则正确地活着。
每做一件事,都要拘束在别人定的规则下,是对是错完全由别人说了算,这样根本就做不了自己,永远都只是规规矩矩地活着。
这样的孩子到了社会上,就会活在别人眼中,而不敢真正去活出自己。
如此一来,他们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活着没意思,会更想要走极端。
如果对和错都必须限定在大人的标准里,那么孩子对这个世界就没了自己判断。
如果总是正确地活着,那么意味着这个人是个弱者;
强大的人,他总是要把身上的绳索冲断,要干一些叛逆的事情。
我生在这个世界,并不都是来听话和顺从的,我想表达我自己。
这样一来,他们才能有做自己的感觉,才能有对这个世界的判断,知道如何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
所以,对孩子叛逆和犯错,我们要有一定的理解,而不是要求孩子必须正确的活着。
当他们犯大错的时候,及时拉一拉;犯小错的时候,允许他们自己解决,或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就已经很好了。
人的一生之中,总是要犯很多错误,最终才能够逐渐找到一种感觉:
我可以做我自己,我能按照我的方式,更好去面对这个世界。
因此,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犯错的空间。
当你的父母没有办法为你提供“去毒化”,甚至严重地打压你,自己却没办法跟他们很好的沟通时,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首先,不要把他们看得太高明,也不要期待他们太正确。
有时候,你可以对他们表达不满,也可以不急着去宽容他们。
第二,你要相信,自己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为更好的人。
无论如何,不要因为父母这样子,就觉得自己前途无望,直接扼杀掉自己的生命。
当你逐渐长大,离开家去上大学,去工作,慢慢地你会发现,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供自己利用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