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社会和精神问题的遗传性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儿童和青少年期的情绪、社会和精神问题与成人期抑郁症遗传高易感性有关。

 

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于芬兰、荷兰、挪威、瑞典和英国等7个团体的42000多名儿童和青少年的基因数据后做出了以上的结论。

 

Christel Middeldorp教授说,研究人员还发现失眠、神经质和体重指数也有着更高的遗传易感性。

 

Middeldorp教授说:“相比之下,教育程度和情绪幸福感方面基因得分较高的研究对象在儿童期的问题也更少。我们统计了每个被试某一特定疾病或特定特征的风险基因,并计算了这些风险基因的总和,然后根据每个基因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权重调整后得出了遗传易感性水平。”

 

“我们发现,这其中的关系在每个年龄段都大致相同。”

 

结果表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些共同的遗传因素,这些遗传因素影响了一系列的精神状况及其相关特征。

 


年龄和患病率对多基因评分受教育程度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关系的调节作用。
Akingbuwa WA, Hammerschlag AR, Jami ES, et al. Genetic 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hood Psychopathology and Adult Depression and Associated Traits in 42 998 Individuals: A Meta-Analysis.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5, 2020.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0.0527

 

Christel Middeldorp教授说,那些有精神问题(如注意力缺陷障碍 ADHD)的儿童和青少年,大约有50%的人会在成年后持续体验到精神障碍的症状,他们的社会和情感问题也有可能让他们脱离学校和社区。

 

Christel Middeldorp教授说:

 

我们的研究结果很重要,因为它们表明,遗传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和成人特征之间的这种连续性。

 

应该将那些面临这些风险的个人纳入重点关注对象,并且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虽然这些孩子的基因脆弱性现在还不够精确,不足以预测一个人的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什么状况,但是今后我们通过综合考虑其他风险因素,可以做出相应的预测。

 

而且,这项研究还可以为精准医疗提供支持,为那些有持续情绪和社会问题的高风险的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心理学习

情绪在大脑中的表现方式与视觉信息惊人地相似

2020-10-3 22:34:07

心理学习

“你想太多了”抑郁患者身上的石头已经够多了,请不要再添一块

2020-10-4 1:41: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